当前位置:旧曾心绪>其它小说>大唐从平安史之乱开始> 第132章 蹈舞(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蹈舞(1) (1 / 2)

忐忑之余李係就想着多做些什么,要说宴会本身还是非常热闹的,能陪着李隆基去蜀地又跟着李隆基归来的人几乎都是李隆基的亲信,他们早就习惯在李隆基身边歌功颂德日子。虽然经历了白日里甲兵入库的小插曲,但对于把宴会当日常的这些人来说,这阻止不了他们的欢庆。

随着有人在宴会中开始向李隆基蹈舞谢礼,李係也坐不住了,他起身道:“我许久未见阿翁,今日奉圣人之命前来迎接,心中备感喜悦,愿与三郎一道蹈舞为谢。”李係想着,在如此场合,又以李隆基的名头,李谈无论如何也该与他一同蹈舞为乐。不然传出去,兄弟不和是小,不孝祖父是大。别看这场宴会他看似与李仪平起平坐,但李係如何看不出来,就连那些亲王公主对待李谈的态度都比他多几分热切。但直到李係已经出席,在他的视线中李仪仍不为所动。

“三郎莫非不愿与我一同为阿翁蹈舞祝贺?”李係脸上带着委屈。

“什么?二兄是在同我说话?”正在吃菜的李仪仿佛才听到李係的话。

李係自觉自己方才起身时说话的声音足够大了,连附近的皇亲国戚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了,李仪这是在装没听见?李係心中莫名有股成就感,仿佛逼迫着李仪和他一同蹈舞便意味着他真的和李谈平起平坐了。

他不厌其烦地向李仪重复了他的请求。

“我说的是后一句。

后一句?李係心头一怔,旋即反应过来,有些茫然道:“三郎莫非不愿与我一道

“我今晚吃多了饭菜,身体不适,不宜蹈舞。”

李係一下子呆立当场。

方才的种种幻想一下子被现实击溃,偏偏在他重复的时间里,更多的人注意到了发生在太上皇身前的这一幕。

不是,他怎么敢的呢?

李係的内心在愤怒咆哮,专门让他说出愿不愿意的问题,又用一个拙劣的借口回绝,这分明是表明了其不愿意。他就不怕事后惹人攻讦吗?

“说起来,妾亦觉得今晚的饭菜分外美味呢!”

李係一愣,旋即听出此话出自玉真公主,太上皇的妹妹,他的姑婆。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一阵附和声。更有寿王李瑁提议要重赏厨子,明明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饭菜扶风虽然有名,但到底不是凤翔府的治所,只是个县,一度还作为郭子仪驻守防备叛军的前线,这里能有什么好厨子?

可李係还能说些什么?

去反驳玉真公主?还是已经决定奖赏厨子的太上皇?

到这时,李係终于明白,李仪在外豁出命来所争取到的,正是李谈完全可以在这里随自己的心意行事,而其他人,只能应和。

李係忘了他是怎么跳完这支舞的,他只记得他在这晚喝得大醉。

而随口拒绝了李係的李谈其实并不知道李係心中所想,他不想跳舞,便寻了个借口回绝了,仅此而已。

他在整个宴会上都没喝几口酒,也没说几句话。唯独让他有些奇怪的是,曾经代表着李隆基前来见他的韦应物在收复洛阳后又赶去见了李隆基,结果直到李仪出发他都没有回来,而在宴会之上,李仪只匆匆见了一眼韦应物的身影。

至于他和李隆基,只维持了基本的交流,旁的一句没谈。李仪可没忽视在李隆基身边的宦官,除了高力士之外,还有鱼朝恩,啖廷瑶这两个李亨的使者。

宴会结束的不算晚,李仪返回自己的房间时,却见里面的灯已经亮了,映照出一个妇人的身影。

他竞不觉得意外,可还是带着张岱直接打开了房门。

未久,张岱离开,房间内独留两人。

李後望着妇人打扮的韦应物,一时沉默,好一会儿才道:“何至于此?”

他很担心事情暴露出去,有人造谣他有龙阳之好,那他脸朝哪放!

韦应物似乎接受了自己的装扮,冷静地解释道:“此处人多眼杂,是以只能行此险招。大王放心,南阳王、仆固怀恩处都已经送了宫人,明日也会有宫人替代在下。

李淡继续沉默,你解释就解释,好歹二十多岁的人了,穿个女装而已,脸红个泡泡茶啊!

好一会儿他才问道:“上皇究竟有何打算?“

韦应物道:“经过安禄山之乱,上皇只想回到长安安度晚年。”

这是应有之意,李偻不可能支持李隆基复辟,李隆基也不是叫门天子,在逃亡蜀地后他就已经失了天下人心了。想要夺儿子的帝位复辟,根本没几个人会支持他。且李隆基已经七十多了,谁知还能再活几年?

所以自李亨灵武登基后,李隆基对外传递的态度一直都是支持李享……哪怕是分封诸王为节度使,最终真正赴任的也只有被李亨养大的永王李磷一虽然李磷背刺了李亨。倒是李亨,一直防着李隆基,生怕朝中还有李隆基的人。

李亨其实也不算杞人忧天,可问题在于李隆基当了这么多年皇帝,在两年前,所有官员都是他的臣子,如何真能分得清呢!

“然上皇所虑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